粘钢加固技术
对于墩柱结构的脆断破坏主要是纵筋的细节设计不当或横向箍筋的约束不足,致使墩柱的强度与 韧性指标偏低造成的。采用在主筋或箍筋不足的断面粘贴碳纤维片和沿柱的周边环包碳纤维片
。由于碳纤维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性能,可以有效地约束的侧向变形,提高墩柱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
特点
施工简便、快捷、基本不增加被加固构件断面尺寸和重量。
钢板端部锚固非常重要,处理不当易出现撕脱现象,属脆性破坏。
加固钢板宜在2~6mm之间,若此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用湿式外包钢法或粘碳纤维法。
基层温度在5℃以下时使用粘钢法需辅以升温措施,加快固化
若加固梁柱钢板较厚时,建议采用外包钢法。此方法在增层及抗震加固中经常使用。
当原构件处于高应力状态时,宜采用卸荷方案,消除新旧材料的应变不同步。
框架节点负弯矩段构造较难处理,建议采用局部调幅法,尽量优先粘贴梁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
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5~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使用条件为限,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当构件混凝上强度等级低于Cl5 时,不宜采用本法加固。
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力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的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刚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
构件受弯破坏的典型破坏形式是产生横贯受拉区的集中裂缝;而构件受拉区表面粘贴了碳纤维片后,当构件受荷载作用时,裂缝难以进一步扩展。因此,跨中的集中裂缝被“分散”成短小而细碎的裂缝并均匀地分散于构件的受拉区,使构件截面受压区高度增大,在碳纤维的增强作用下,使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