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或扩容“输血”保障房建设
日期:2011-12-01 11:02:19 浏览量:886
众所周知保障房的投资期限长,利润微薄。有人担忧,地方债的期限仅仅为3~5年,未来还款时可能会出现资金“青黄不接”的现象。国海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范小阳介绍说,地方政府债券类似美国市政债券中的“一般责任债券”,偿还是靠财政收入,即税收和土地出让金。“责任债券是靠财政收入偿还的,和投资的项目本身并无直接关系,所以投资收益较低的项目并不会对地方债还款造成任何影响。”
11月10日,住建部公布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任务超额完成。但是3天后,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中存在约1/3的“挖坑待建”情况,不计入已开工的项目和套数。也就是说,保障房开工率下降1/3。
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明年地方债扩大已成定局。据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范为预计,明年的地方债规模大概在3000亿元左右,在真正实现地方自主发债的前提下,范围将扩大到省、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但是,据国海证券分析师粗略预估,保障房的资金缺口明年至少在5000亿元左右。如果按照今年已公布的地方债投资于保障房的比例,顶多为保障房“输血”900亿元。
由此看来,地方债短期内确实无法成为保障房资金的主要来源。“我认为银行贷款在保障房建设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